一、Clash节点配置基础
Clash作为一款开源的网络代理工具,支持Shadowsocks、VMess等多种协议。配置前需准备有效的节点订阅链接(通常由服务商提供)。首次使用时,在Clash客户端点击"配置"-"新建配置",粘贴订阅链接即可自动获取节点列表。注意区分TUN模式和传统代理模式,前者支持全局流量接管,后者需手动设置系统代理。
二、代理规则与策略组设置
在"Profiles"界面可自定义规则: 1. Rule-based模式:根据域名/IP自动选择节点 2. Global模式:强制所有流量走指定节点 推荐创建策略组(Policy Group),将节点按延迟/地理位置分组。例如设置"自动选择"策略,Clash会定期测速并切换至最优节点。高级用户可编辑YAML配置文件,添加自定义规则如广告屏蔽(DOMAIN-SUFFIX,ads.com,REJECT)。
三、多平台配置要点
不同设备配置存在差异: • Windows/Mac:需开启"System Proxy"并关闭防火墙干扰 • Android:使用Clash for Android时注意开启"绕过局域网" • iOS:通过TestFlight安装Stash或Shadowrocket 跨设备同步建议使用配置文件托管服务(如Gist),修改后各终端自动更新。移动端建议开启"流量节省"模式减少耗电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优化
遇到连接失败可尝试: 1. 更换DNS(推荐1.1.1.1或8.8.4.8) 2. 调整节点TLS设置(关闭skip-cert-verify) 3. 更新GeoIP数据库 性能优化技巧包括:启用"Relay"功能实现链式代理、设置UDP转发提升游戏体验、定期清理无效节点。建议每月更新订阅链接以保证节点新鲜度。
通过以上配置,Clash可实现比传统VPN更灵活的流量管理。记得遵守当地法律法规,仅用于合法网络访问需求。
↑ SiteMap